财务报表的粉饰问题,几乎是世界经济历史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其所引发的后果常常令人触目惊心,且影响深远。在这其中,美国的“安然事件”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2001年,因财务造假而引发的安然公司破产,不仅让这家公司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更差点让华尔街陷入崩溃,涉及金额高达600亿美元。这一事件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只有经历惨重的教训,人们才能真正警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虽然安然事件发生至今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它所带来的警示依旧历历在目。事件暴露出了公司治理和会计制度方面的种种漏洞,激起了更多人对于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关注,同时促使政府加强了对审计行业和会计行业的整顿与监管。
今天,让我们回顾这场发生在世纪之交的商业灾难,看看由券商、上市公司与会计公司共同出演的这场“大片”是如何导致自毁前程、终结了美国资本市场精心构建的会计与审计神话的。
展开剩余84%安然公司,曾是全球能源、商品与服务领域的巨头之一,其一度身披无数光环,外界对其印象鲜亮辉煌。然而,这家公司有着超过七十年的发展历史,它的实业之路可以追溯到1930年。当时的安然公司,名为“北方天然气公司”,是一家位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天然气企业,主要通过自有的天然气管道网络,向平原地区的居民和工业企业供应天然气。随着企业经营不断发展,收入和利润也逐年上升。经过数年的努力,北方天然气公司逐渐扩大了业务规模,通过收购兼并其他竞争对手,成为了美国最大规模的天然气供应商。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北方天然气公司决定制定更为宏大的战略,并最终于1947年成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由于公司起步时主要依靠收购扩张,因此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公司继续执行这一策略,迅速将业务范围扩展到了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等地。为了推动更大规模的业务发展,1957年,北方天然气公司更名为中北公司。
进入1980年代后,中北公司逐步将商业触角扩展至石油、煤炭、化工及燃料贸易等领域,但其主要精力依然集中在传统的天然气供应业务上。1985年,中北公司成功收购休斯敦天然气公司,这一收购使其控制了约4万英里的天然气管道网络,巩固了其在美国市场的领导地位。为了纪念这一里程碑事件,公司再次更名为“安然公司”。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安然公司在激进的扩张战略下取得了飞速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商业领域的佼佼者。
1990年代后期,安然公司董事会决定在新董事长肯尼斯·莱的领导下,进行一次战略转型,转型为能源交易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安然在线电子商务平台的创建,是其成功转型的关键。通过这一平台,安然公司为能源生产商和消费者提供了广泛的B2B服务。到了2000年,仅在该年度,安然的交易额便达到了335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B2B公司,并且当年60%的收入来自于安然在线。
2001年,安然公司跻身《财富》杂志发布的“美国500强”第七位,“全球500强”第16位,展现了其辉煌的业绩。同时,安然还被评为“最佳管理公司”亚军,并获得了“最具创新精神公司”的称号。在此时,安然公司的CEO杰弗里·斯基林被誉为商业界的超级精英,甚至曾为布什总统的竞选提供支持,借此获得了与政府和政治圈的紧密联系。然而,正当安然公司风头正劲、欣欣向荣时,背后却已经藏匿着巨大的危机。
为什么本应如此成功的安然公司,最终会在一夜之间倒下呢?事实上,进入2001年后,安然公司的股价便开始持续下跌。年初时,每股股价一度高达80美元,但到十月初便跌至30美元,董事会成员与管理层也开始寻找各种理由来解释这一股价波动,譬如天然气市场的疲软和经济不景气等。然而,真实的危机还远未到来。
10月16日,安然公司发布了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巨额亏损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市场。报告显示,安然的财务状况已经面临严重危机,公司的破产已经迫在眉睫。然而,这一切还远未结束。就在短短半个多月后,安然公司决定重新编制过去五年的财务报表,将6亿多美元的利润剔除出账面数据,这一举动进一步揭露了安然公司虚假的财务状况,债权人随即提起诉讼,司法机关也迅速介入调查。最终,安然公司在12月初申请破产保护,股东和投资人损失惨重。
那么,安然公司究竟是如何操作财务造假并将自己推向破产深渊的?原来,安然通过设立大量的“特殊目的实体”(SPE)来进行虚假交易,并借此隐瞒真实的财务数据。通过与这些SPE进行交易,安然能够在财务报表中将其盈利与负债进行调整,从而制造出一副虚假的经营图景。这些SPE与安然公司实质上是“左手倒右手”的交易,但却借助特殊规则成功避免了合并到安然的财务报表中。
此外,安然还通过利用复杂的会计方法,将长期合约进行包装美化,进一步虚增了其利润。这一系列的会计操作,依赖于长期为安然提供审计服务的安达信会计公司。尽管安达信明知安然财务数据造假,但却选择默许并持续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最终,安达信在安然破产后不仅未能配合调查,还销毁了大量证据文件,致使其自身也陷入了严重的法律和职业危机。
安然事件引发了美国社会对于会计职业伦理的广泛质疑,这不仅是一个公司管理层与会计公司之间的权力勾结问题,更深层次的反映了美国证券市场监管的重大缺陷。这一事件迫使公众对现行的会计原则和证券市场监管制度进行了重新审视,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相关法律的改革。2002年,美国出台了《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旨在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和保护投资者权益。
然而,即便法律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安然破产造成的600亿美元损失依旧无法弥补,普通投资者的血本无归,市场的信任也受到了深刻的打击。安然事件终究成为了一个鲜明的警示:在这个财务操作愈发复杂的时代,唯有公开透明、诚实守信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
发布于:天津市红腾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